2025年1月,滦州市医共体建设迎来里程碑式考验,通过“基层首诊-顺畅转诊-精准治疗”的闭环救治体系,成功为一名44岁高危孕妇化解终止妊娠的生命危机,标志着县域分级诊疗机制实现质的飞跃。
奇怪“胃病”背后的意外
一位44岁满脸愁容的患者走进滦城街道中心卫生院妇产科门诊,称自己被胃病折磨近两个月,寻医无果。当时值诊的滦州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下沉医生董春梅仔细询问,发现其除了胃部不适,还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腹部查体却无明显异常。当询问月经情况时,患者满脸狐疑,坚称高龄不可能怀孕。但医生没有轻易排除,建议患者先做妇科超声排查。不出所料,患者竟已怀孕13周。面对这意外,患者情绪激动,强烈要求立即终止妊娠。
棘手难题与医共体协作
患者的情况很棘手,人工流产孕周过大,药物流产又因剖宫产史风险极高。权衡之下,虽建议药物流产,但卫生院无住院病房,无法满足治疗需求。董春梅医生迅速联系医共体牵头单位滦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姚会春主任,她详细了解情况后,马上安排病房留床,让患者通过医共体转诊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转入上级医院进行及时救治。
精心守护迎来安心结局
患者入住病房后,姚会春主任亲自带领团队制定详细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孕13周,且高龄、剖宫产史、宫外孕手术史,药物流产存在不全流产、大出血、甚至子宫破裂等风险因素,团队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密切观察病情,联系血库随时待命,反复和患者及家属沟通风险与应对方案。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入院后第三天,胎儿顺利排出,出血不多,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守护迎来了患者安全终止妊娠的安心结局。
这次成功的救治,不仅是对一位患者困境的化解,更是滦州市人民医院作为医共体牵头单位引领区域医疗协同发展的生动例证。医共体模式打破了医疗机构间的壁垒,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患者在基层首诊时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的优质诊疗服务。今后,医共体将持续深化合作,提升整体医疗水平,优化服务流程,用实际行动为更多患者的健康福祉不懈努力,为患者搭建起安全、高效的诊疗平台。
撰稿:妇产科 董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