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项目·解病痛
近日,滦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及骨病科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开展首例“伤椎置钉锚定后椎体成型术”,为一名62岁陈旧性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解除了病痛。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医院在脊柱外科精准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患者为一老年男性,1个月前不慎摔伤腰部,初期未予重视,后因腰痛症状持续加重,活动严重受限,遂至滦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及骨病科门诊就诊。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1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由于骨折已进入陈旧性阶段,并伴有明显脊柱畸形,常规治疗方案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面对这一临床难题,脊柱及骨病科专家张景瑜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充分论证,决定采用创新术式——“伤椎置钉锚定后椎体成型术”。该技术通过伤椎置钉锚定有效恢复椎体稳定性,再结合椎体成型技术显著改善椎体高度与力学强度,从而精准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手术过程中,张景瑜主任医师操作精准,团队配合默契,手术圆满完成。
术后,患者腰痛症状显著缓解,经精心护理与系统康复指导,恢复进展良好,已可逐步下床活动,对治疗效果赞誉有加。
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陈旧性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提供了更为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案;展示了滦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及骨病科在复杂脊柱疾病诊疗方面的技术实力;提升了医院在脊柱外科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滦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及骨病科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项目开展,为区域内脊柱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脊柱外科诊疗水平持续提升。
相关科室链接:滦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及骨病科:精确诊断、精湛手术、精准治疗、精心护理,实现健康脊柱、幸福滦州
撰稿:脊柱及骨病科 刘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