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医科普
认识放射平片上的第五跖骨基底骨骺
在儿童和青少年的足部X线放射平片检查中,第五跖骨基底骨骺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结构。
第五跖骨近端的骨骺位于外侧,并与跖骨干纵向平行。女孩通常在10岁前、男孩在12岁前,第五跖骨基底的骨突会出现在X光片上。骨突与跖骨基底的融合通常发生在接下来的2-4年内。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骺的形态多样,在放射平片上可分为粟粒状、鱼鳞片状、卵圆形、不规则形四种类型。粟粒状表现为第五跖骨近端外侧一个或多个小点状高密度影,边界较清晰;鱼鳞片状呈外凸内凹形似鱼鳞,鳞片骨质密度欠均匀;卵圆形呈类圆形,外缘为高密度皮质,中心为松质骨密度;不规则形骨骺形态不规则,内侧缘明显,长径大于横径,骨骺密度不均匀。
第五跖骨基底骨骺的重要性及相关疾病
第五跖骨基底骨骺是第五跖骨的生长中心之一,对于足部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个部位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骨骺损伤:多因运动损伤或意外创伤引起,如崴脚等。损伤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影响骨骼生长,导致足部畸形。
骨骺炎:常由于长期过度使用或劳损导致,常见于青少年运动员。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活动后加重。
例如,第五跖骨基底牵拉性骨骺炎(Iselin病),常见于第五跖骨近端骨骺开始骨化的青少年。由于该骨骺位于腓骨短肌止点下方的软骨之中,青少年在运动时,尤其是反复的前足内翻应力增加,会使腓骨短肌对骨骺产生过度牵拉,从而引发无菌性炎症。患者可能出现第五跖骨近端突起处压痛,运动后加重的症状。
与骨折的鉴别要点
在放射平片诊断中,第五跖骨基底部骨骺容易与骨折混淆。一般来说,骨骺线与骨干纵轴线近乎平行,而骨折线通常是贯穿第五跖骨基底,与跖骨的纵轴几乎垂直。此外,骨骺的边缘相对圆钝、硬化,而骨折线的边缘则比较锐利。
了解放射平片上第五跖骨基底骨骺的特点、相关疾病以及与骨折的鉴别方法,对于准确诊断足部病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足部外伤,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放射平片,避免误诊和漏诊。
撰稿:影像科 解东戈